欢迎来到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书记部长论坛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高层讲话 权威论坛 调研报告 专题报道 党建研究 成果研究 时代人物 各地政府 院校政工 艺术鉴赏 企业文化 精神文明 国情资料
科学理论 书讯书评 经典著作 历史资料 时事政治 基层建设 和谐社会 廉政建设 网址导航 党政学刊 党政博览 理论前沿 党建工作 党建新闻 组织结构
公告:受到台风“利奇马”影响,边远贫困农村的水井出... 传统银行业IT审计转型的路径选择... 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汪洋: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议政建言...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不忘初心、逐梦前行2018年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网新... 热烈祝贺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 3月7日:人代会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日程... 3月6日:继续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专题报道
“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中央巡视组工作画面曝光...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十八大报告的意...
驳斥美南中国海问题声明 中国官媒要美国“闭嘴”...
中国军方回应越南战机入侵三沙市上空问题...
调研报告
务实 诚信 创新 开创涉外调查工作新局面...
民调:台湾民众对大陆官民好感度明显增加...
经济学家把脉2012年经济走势:8%以上增速可实现...
信任度调查中国综合指数最高 食品业信任度最低...
温家宝在武陵山区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国情资料
红旗:主席请客,王进喜十分惊讶,主席:请吃饭不是特...
红旗:中柬建交,总理愁的不知让谁当大使,主席说出一...
红旗高高飘扬——红旗祥天上市,新能源在发展...
129年了,今天,我们一起缅怀伟人毛泽东!...
疫情下的全民思考:毛主席思想必将回归!...
     各地政府                                                                            当前位置:首 页 >> 各地政府

李源潮:重庆的改革为破解中国面临的难题提供新思路

【字号 】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9日 打印本页

这次来渝考察,切身感受到了重庆的新理念、新改革、新发展和新面貌,深受鼓舞,很有启发

李源潮还考察了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园,参观了重庆市科学发展汇报展,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重庆的工作汇报。李源潮说,这次来渝考察,切身感受到了重庆的新理念、新改革、新发展和新面貌,深受鼓舞,很有启发。“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重庆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民幸福为追求,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发展基础上,经济社会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

李源潮说,有几个方面印象很深:一是把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实现了高速、高效、高质量的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三,去年居全国第二;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5年翻两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2.8倍。

二是坚持全面推进“五个重庆”建设。将“宜居、森林、畅通、健康、平安五个重庆”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国具有独创性,几年下来,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三是坚持突出民生导向,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以上用于民生,75%用于基层和区县;率先启动公租房建设,准备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为全国的保障房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破解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率先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双轨制”住房保障制度,以土地、林地、农村宅基地确权为重点,推动要素流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五是坚持开放促跨越、图振兴。中央曾提出开放要由沿海向内地梯度扩散和延伸,重庆先行一步,而且成绩斐然,已经成为内陆的开放高地。全市利用外资增速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去年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居中西部各省区第一位,还在境外投资50亿美元,相当了不起。

六是坚持把培育正气与弘扬法制紧密结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推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唱读讲传”活动,评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树立了健康向上的城市精神。

重庆的改革探索,对于破解中国科学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李源潮说,重庆的改革发展,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对于破解中国科学发展面临的难题,非常有启示性。第一,相对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科学的跨越式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而怎样实现结构优、质量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跨越式发展,是个难题。近年来,重庆经济高速、高效、高质量增长,探索出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的路子。第二,内陆地区如何实现对外开放。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就提出,开放要从沿海向内陆梯度推进,但怎么推进?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效明显,创造了很好的经验。第三,对关键性资源的配置如何实行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对土地等关键性资源的配置,既要有宏观调控,又要有市场化机制,走出一乱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又乱的怪圈。重庆创立七大产权交易所,以市场配置关键资源,很有借鉴意义。第四,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解决不同类型市民的住房需求问题,避免出现贫民窟。重庆提出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方法科学合理,未来将实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重庆的探索实践,对于全国科学发展都有很好的启示。

重庆正在形成一个党员干部作用大发挥、党政公信度大提高、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好局面

李源潮说,重庆市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创造了许多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好做法、好经验。熙来书记提出,党员干部“一要做事,二要干净”,对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廉洁从政的“三项教育”;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提拔使用和平级重用的干部实行全程比选制度,探索“一推三考”制度来选人,建立实绩考核、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三维考核”的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重庆的组织工作和组织干部的形象都是好的,各项排名大幅提升,居全国前列。重庆组织工作满意度,从2008年的全国第23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4位。

李源潮说,重庆以“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活动”特别有意义,是干部教育的好形式。我们现在的干部就是需要“三进三同”。特别是“三门”干部,没有在基层干过和生活过,到基层去体验一下,很有必要。了解老百姓,和老百姓建立深厚的感情,对于做好对老百姓的服务是最基本的。你不了解你的服务对象,不知道他是怎么生活的,你怎么给他服务?我们的干部,包括很多领导干部,过去多数都没有在老百姓家里住过一夜,不知道老百姓怎么睡觉,怎么半夜出去上厕所。所以“三进三同”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但实际上是干部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历练干部的重要平台,是使我们的干部真正做到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感性基础。还有“结穷亲”、“大下访”通过“三进三同”,包括整个“三项活动”,能很好地教育干部,做人民的好公仆,这些经验,这些做法,在全国都有示范意义。

李源潮说,重庆正在形成一个党员干部作用大发挥、党政公信度大提高、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好局面。这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重庆党政领导班子,是一个政治坚定、改革创新、务实有为、勤政廉政的坚强领导集体,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衷心拥护。

李源潮说,当前,重庆出现了欣欣向荣大发展的景象,希望重庆争全国科学发展之先、创全国和谐发展之优,建中国幸福城市,创全国优秀党组织。相信重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重庆的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

源潮同志讲了很多重要意见,也给了我们很多鼓励,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继续艰苦奋斗

薄熙来说,源潮同志这次来重庆考察,行程紧凑,3天看了十几个点儿,进农村、看工厂,还冒雨到社区考察基层党建,每个地方都看得很仔细。这种深入细致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源潮同志非常关心重庆,仅这三年从组织工作方面就批示了48次,给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

薄熙来说,近几年重庆的发展变化,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取得的,也是在张德邻、贺国强、黄镇东、汪洋4任书记,蒲海清、包叙定、王鸿举3位市长的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兢兢业业,奋力拼搏,克服了很多困难,才走到了今天。这几年,重庆工作的主线,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会最深的几项工作,一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解放思想,找准路子,开拓进取;二是“打黑除恶”、反腐倡廉,澄清社会环境,维护公平正义;三是广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心促发展;四是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五是走民生导向的发展路子,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

薄熙来说,刚才源潮同志结合重庆实际,讲了很多重要意见,也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对此,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前边的路还长,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要以更科学的态度,继续艰苦奋斗。源潮同志特别强调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党组织要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市领导张轩、何事忠、马正其、徐敬业、范照兵、刘光磊、陈存根、翁杰明、吴政隆、徐鸣、谭栖伟、刘学普、凌月明、吴刚等陪同考察或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网、北京电信通电信工程技术支持!
主管单位: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业务指导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文献研究会、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网版权所有 
电话:010-57361008 传真:010-57361008
官方邮箱:
zggcdllcx@163.com 京ICP备10000085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6518号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11-2026 by www.zgll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