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书记部长论坛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高层讲话 权威论坛 调研报告 专题报道 党建研究 成果研究 时代人物 各地政府 院校政工 艺术鉴赏 企业文化 精神文明 国情资料
科学理论 书讯书评 经典著作 历史资料 时事政治 基层建设 和谐社会 廉政建设 网址导航 党政学刊 党政博览 理论前沿 党建工作 党建新闻 组织结构
公告:受到台风“利奇马”影响,边远贫困农村的水井出... 传统银行业IT审计转型的路径选择... 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汪洋: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议政建言...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不忘初心、逐梦前行2018年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网新... 热烈祝贺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 3月7日:人代会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日程... 3月6日:继续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专题报道
“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中央巡视组工作画面曝光...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十八大报告的意...
驳斥美南中国海问题声明 中国官媒要美国“闭嘴”...
中国军方回应越南战机入侵三沙市上空问题...
调研报告
务实 诚信 创新 开创涉外调查工作新局面...
民调:台湾民众对大陆官民好感度明显增加...
经济学家把脉2012年经济走势:8%以上增速可实现...
信任度调查中国综合指数最高 食品业信任度最低...
温家宝在武陵山区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国情资料
红旗:主席请客,王进喜十分惊讶,主席:请吃饭不是特...
红旗:中柬建交,总理愁的不知让谁当大使,主席说出一...
红旗高高飘扬——红旗祥天上市,新能源在发展...
129年了,今天,我们一起缅怀伟人毛泽东!...
疫情下的全民思考:毛主席思想必将回归!...
     国情资料                                                                            当前位置:首 页 >> 国情资料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9日 打印本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高,食品支出比重持续下降。200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3.0%。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图为几位社区居民在北京西城区德胜社区教育学校的教室内排练越剧。新华社记者 袁 满摄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长了52.7%,扣除价格因素,年均递增9.2%。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下降,经营、财产性收入比重有所上升,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其中,经营净收入增长最快,2006年人均经营净收入为810元,比2002年增长了144.0%;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4元,比2002年增长了139.2%。

    农村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2002年增加1111元,增长44.9%,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6.2%。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相对于收入的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平稳,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约8697元,比2002年增长了44.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29元,比2002年增加995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年均实际增长8.0%,过去4年消费支出的年均实际增速比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1.8个百分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2年的1834元提高到2006年的2829元,增长了54.2%,年均递增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6.1%,年均实际增长8.0%。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变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37.7%下降到2006年的35.8%,下降了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6.2%下降到2006年的43.0%,下降了3.2个百分点。

    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高。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支出分流。此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对居住的条件、环境更加关注,追求环保、舒适的家居生活。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904元,比2002年增长了44.9%。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由2002年的1468元提高到2006年的2415元,增长了64.6%。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年来,随着消费品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选择性增加,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高品质食品消费增加,膳食营养改善。近几年居民食品消费的基本特征是:消费水平提高,在家饮食支出比重下降,在外饮食支出比重提高;消费质量改善,肉、蛋、奶、水产品等消费量增多,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

    从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来看,在外用餐支出大幅增长,2006年人均在外用餐支出691元,比2002年增长了67.3%,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18.2%上升到22.2%。

    2006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水平达到1217元,比2002年增长了43.5%。与2002年比较,农村居民的粮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费量有所下降,但肉、蛋、奶、水产品等具有较高质量的消费数量增加。说明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食品消费的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全面的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也由2002年的90元提高到2006年的164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0.6%提高到13.5%。
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长。2003年—2006年,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现代化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多,家用汽车、空调、电脑、移动电话等每百户拥有量不断增加。

    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了3平方米,增长了15.8%。自有住房拥有率2006年为87%,比200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与2002年比较,2006年农村居民居住质量的综合指数达到395%,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居住面积30.7平方米,增长15.5%。农村居民住房卫生条件改善,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增加,饮用水更加卫生,住房外部环境也得到改善。

    购买成衣增加,衣着成衣化趋势明显。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902元,比2002年增长了52.6%。衣着消费成衣化倾向逐年增强,2006年服装支出647元,比2002年增长了55.5%。2006年农村居民衣着消费168元,其中用于购买成衣的支出人均113元,比2002年增长85.0%,占衣着消费支出的67.1%,比2002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购买成衣人均2.3件,比2002年增长65.4%。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网、北京电信通电信工程技术支持!
主管单位: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业务指导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文献研究会、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网版权所有 
电话:010-57361008 传真:010-57361008
官方邮箱:
zggcdllcx@163.com 京ICP备10000085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6518号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11-2026 by www.zgll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